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用 AI 寫程式。你只要打一句:「幫我做一個登入頁面」,AI 馬上生成前端、後端、API,全都幫你包好。剛開始我也覺得太神了,簡直像多了一個超聰明的實習生。
但用久了以後,我開始懷疑一件事:
它真的懂我嗎?
我第一次用 AI 寫 React 頁面時,看到那乾淨的程式碼和自動補上的註解,整個人興奮到不行。那種感覺就像「有人幫你把腦中的想法瞬間變成畫面」,比自己慢慢刻快太多了。
但很快就發現,AI 寫的東西雖然「對」,卻常常「不懂我」。我說「登入頁面」,它幫我加上 Google 登入、Apple 登入、甚至還幫我美化畫面。看起來很棒,但我的專案根本不需要那些功能。
AI 確實聰明,但那種聰明有點像剛畢業的實習生 ——會幫你補一堆沒叫它做的事,還信心滿滿 😅。
AI 不會真的「理解需求」,它只是在「預測你想要的文字」。所以當我說「簡單登入頁」,它會猜「喔!簡單=要 UI、要登入驗證、要 JWT token」。但其實我只是想要一個能送出 email/password 的表單。
這時候我才發現:**AI 不是不懂程式,而是它不懂「上下文」。**它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寫,也不知道你的後端怎麼設計。所以有時候它生成的代碼完美沒錯,卻完全不合用。
後來我慢慢發現,要讓 AI 寫出符合我期望的程式,不能只「講人話」,還要學會「講 AI 聽得懂的話」。例如我不會再說「幫我寫登入頁」,而是說:「用 React Native 寫一個 email/password 登入頁面,使用 Redux Toolkit 管理狀態,Axios 串接 Nest.js API,JWT 驗證成功後儲存 token 到 AsyncStorage。」
當我學會這樣溝通後,AI 寫出來的東西就越來越準。有點像跟一個外國人合作,語言不通不是問題,關鍵是你要會「翻譯自己的想法」。
AI 不懂人類的意圖,但它懂模式。而我們不一定要讓它「懂我們」,只要讓它「幫上忙」就夠了。
畢竟,AI 不需要懂你的人生哲學,只要能幫你少掉三小時的 debug,那就已經是最棒的夥伴了。